古代,在没有新鲜蔬菜的冬天,中国普通老百姓为了能吃上蔬菜,就采用了腌制的方法炮制了咸菜。
咸菜在中国的出现可以说是相当早的。早在周朝,先秦人民就懂得利用乳酸发酵制成酸菜:将蔬菜装进坛中,加入食盐,待压实后压上石块,或者在坛边封上一圈清水。当时的做法和今人已没什么两样。
全国各地都有咸菜,各个地方根据各地蔬菜的不同,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咸菜美食。
而汪曾祺先生笔下的《咸菜茨菇汤》里的咸菜,在高邮被称为大梗子咸菜,在于它的棵大和品种的稀罕。这种大咸菜也就只有江浙皖一带有,因为腌制的高帮青菜在初冬长成,气候寒冷的地区菜棵都比较粗短。这种大青菜有两品种,一种粗壮多叶,适合做梅菜干,一种茎长且肥硕,叶少而短,则适合腌制咸菜。
在汪曾祺先生笔下,“入秋,腌菜,这时青菜正肥。把青菜成担地买来,洗净,晾去水气,下缸。一层菜,一层盐,码实,即成。”他认为“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,不咸,细、嫩、脆、甜,难可比拟。”实际上,刚腌成的大咸菜最好吃的是菜心,切碎了拌上辣椒酱,淋上麻油,嘣脆透鲜。
而“到了下雪的天气,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,而且已经发酸,”就只能用来做咸菜汤了。“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,那就是咸菜茨菇汤。或者叫茨菇咸菜汤,都可以。”
但汪曾祺先生“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。这东西有一种苦味。”“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,并不想。”但后来有一次到沈从文先生家里吃了一盘茨菇肉片,觉得不错,加上“因为久违,我对茨菇有了感情。”从那以后他就喜欢上了吃茨菇。“前几年,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。我见到,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。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。所有的茨菇,都由我一个人‘包圆儿’了。”
咸菜茨菇汤的做法其实蛮简单:
新鲜的茨菇洗净后切成薄片,下油锅翻炒,等汤汁变成了奶白色,就可以把经过浸泡并已经切成小块的大梗子咸菜放到锅里。和茨菇一起翻炒几下后,加水烧开撒上少许青蒜叶,就可以吃了。
如果觉得太素,可以加猪肚、排骨一起炖煮,就更加有营养,味道更鲜美了。
茨菇肉片的做法就更简单了:
锅内放油,高温时先后放入肉片和茨菇片翻炒,加少许水焖煮一分钟,加少量糖和适量盐炒匀后加入蒜叶炒熟即可。
最近很多地方天气变冷了,喝一碗热乎乎的咸菜茨菇汤也是挺不错的,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哦!
版权声明:本文图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65277906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hanmeishi.com/id/meishicaipu/11507.html